蒋效愚
中国首次举办奥运会是2008年在北京成功举办的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百年奥运梦想,在中国体育史上谱写了永载史册的辉煌篇章。2022年又首次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续写了奥运中华圆梦又一“无与伦比”的精彩篇章。北京成为世界上首座也是唯一一座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过冬奥会的“双奥之城”。
全世界共有23个国家、43座城市先后举办过夏奥会和冬奥会,北京是世界唯一的“双奥之城”。“双奥之城”遗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价值,是北京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与财富。我们要从建设体育强国的全局角度,从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历史高度,来认识思考“双奥之城”遗产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做好挖掘“双奥之城”遗产价值这篇大文章。
挖掘“双奥之城”遗产价值,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借鉴
两次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北京在城市发展理念、现代化超大城市的治理、生态环境和古都文物的保护、科技赋能助推的引领、文明城市的建设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大量宝贵经验和实践成果。
北京夏季奥运会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已经转变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三大理念,成为首都北京长期发展战略和指导思想之一。
北京夏季奥运会后,经过实践检验的16大类3000多项政策、措施、办法作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的常态做法被保留下来,并不断补充完善,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提供重要经验与借鉴,成为首都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奥运会后,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经验,被广泛运用于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广州亚运会、南京青奥会、武汉军运会等一系列大型赛事和活动,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后来举办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与活动树立了标杆,提供了榜样。北京奥运标准、奥运模式、奥运方案、奥运经验作为重要遗产和财富,得以传承和利用。
挖掘“双奥之城”遗产价值,为造福人民贡献力量
中国举办奥运会,不仅仅是要办好奥运会,更在于通过筹办举办奥运会,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积极影响,让人民身心更健康、就业更充分、生活更美好。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办赛和服务人民、促进发展相结合”的要求,北京认真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筹办举办两届奥运会过程中,在造福人民上做了大量工作。
两届奥运会,北京建设了一大批世界瞩目的国际一流体育场馆设施,鸟巢、水立方、冰丝带、雪飞天、雪如意等场馆不仅成为系列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与文化活动举办地,更成为吸引广大群众健身、休闲、旅游、娱乐的热门打卡地。
两届奥运会,北京城镇街乡建设了遍布全市的大众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形成15分钟体育健身圈、公共体育服务大幅提升,成为满足老百姓健康生活新需求的福地。
两届奥运会,不仅为国家争得了荣誉,更为老百姓办了实事,让人民群众的自豪感、获得感、幸福感有了空前的提升。“双奥”遗产已经并将继续为造福人民贡献力量。
挖掘“双奥之城”遗产价值,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增添动力
两届奥运会,从北京奥运会在4亿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到北京冬奥会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伟目标,中国创造了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让奥林匹克精神在14亿中国人民中得到广泛传播与弘扬,在神州大地得以生根开花,结出丰硕成果。
两届奥运会,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北京奥运精神、北京冬奥精神、北京志愿服务精神一起交相辉映、熠熠生辉,共同谱写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成就的华彩篇章。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理念、精神追求上高度契合,都承载着对人类共同价值的颂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世界和平、团结、进步事业的追求。随着两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奥林匹克精神融入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图谱,成为中华文明多元、包容、开放体系的新象征,为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新动力。我们要充分挖掘利用好“双奥之城”的遗产价值,让奥林匹克精神在京华大地开出更加绚丽的花朵,为开创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贡献体育的力量。
挖掘“双奥之城”遗产价值,为全民健身、青少年健康成长树立榜样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两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中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成为奥运强国的历史标记和助推器。
北京奥运会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积极性,广大人民群众从体育赛事的旁观者、奥运金牌的呐喊者变为全民健身的行动者。国家将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子定为每年“全民健身日”,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搭建了广阔的政策平台。北京奥运的后效益在全民健身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号召力和影响力。
北京冬奥会实现了让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伟目标,不仅开创了世界冰雪运动的新时代,同时开创了神州大地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群众冰雪运动高潮迭起、四季不断的崭新局面。从北京冬奥会到哈尔滨亚冬会,中国“冰雪热”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冰雪运动到群众体育、从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亿万人民群众用生动的实践诠释了奥运遗产在中国体育强国建设中的持续价值。
两届奥运会上奥运健儿超越自我、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励着无数青少年,中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团结奋斗的事迹更是亿万青少年心目中的英雄榜样。奥运英雄成为广大青少年竞相学习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奥运英雄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榜样,是做好“双奥”遗产工作的重要内容。
挖掘“双奥之城”遗产价值,为北京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搭建平台
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战场,也是文化展示传播、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两届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展示了中国重信守诺、开放担当、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热情友善、包容团结的优良传统和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在国际社会树立了可信、可爱、可敬的新时代中国形象。
从成功申办夏奥会到成功举办冬奥会的20多年历史过程中,北京与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各国家(地区)奥委会、联合国等众多国际组织与机构广泛交流与沟通合作,积累了丰厚的资源与经验,形成了北京“双奥之城”独特的优势与财富,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要认真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充分发挥体育、文化旅游、科技、各区和京津冀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合力,向世界展示“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与价值。
讲好中国故事是树立当代中国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任务。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对外交往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任务与职责。两届奥运会之后,“双奥之城”为北京构建具有首都特点的国际传播体系增添了新的平台,提供了新的渠道,架起了新的桥梁。让我们全力做好“双奥之城”遗产价值挖掘各项工作,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为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原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