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EN

改革开放春潮涌动

来源:2021-07-25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实现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一个伟大的转折点而载入光辉史册。


以1978年为起点,中华大地奏响了改革开放的激昂乐章——

1978年冬,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坚定地按下红手印,成了全国包产到户的第一批人。同一时期,在陕西省南郑县红茶人民公社铁匠街生产队(现为汉中市南郑区红庙镇红庙社区铁匠组),37岁的生产队队长李云山决定将公社田地分给每户村民耕种,他成了我省“包产到户第一人”。

1980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在三秦大地逐步推开。1983年底,陕西省99.2%的生产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开放,让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从广袤的乡村到忙碌的城镇,改革成为时代主题,开放成为时代潮流,条条框框被打破,新的规则、新的事物纷纷涌现。

改革之初,为了激发国企活力,中央开始对国企进行“放权让利”的改革。陕西于1979年在47个国营工业企业中进行以利润留成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自主权试点,1980年把试点扩大到123个工业企业。1982年后陕西开始推行企业承包制。1984年4月又决定进一步放权,一部分企业开始活了起来。1985年3月,陕西又颁布《关于进一步简政放权、搞活国营工业企业的十四项政策规定》,进一步扩权、让利,改善搞活企业的外部条件。在积极创造搞活企业外部条件的同时,陕西积极探索,试行厂长负责制,改革分配制度,并改革干部、劳动制度和管理机构。

与此同时,陕西加快发展县办工业和乡镇企业,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经济成分发展并存的新格局开始形成。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之下,全省各地迅速掀起了大办乡镇企业的热潮,陕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波澜壮阔的变革,在大时代的转折中书写了雄浑的乐章,也在亿万人的生活里积淀下深沉的记忆——

这一时期,深化改革在陕西大地广泛兴起,得到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动局面。礼泉县袁家村被誉为农村社会主义改革的一面旗帜;西安民生百货商店,转换企业机制,扩大横向联合,开拓经营领域,探索产权制度改革,构想股份制新路。

这一时期,农民工进城、个体户、企业承包经营等新事物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对外开放等重大举措不断推出。到1986年,陕西工商、商商、工贸联合经营迅速发展起来。在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网点中,有证个体户比1979年增长80倍,集体单位增长57%。个体商业在社会零售额中所占比重由0.1%提高到10.1%,经营非常活跃,品种繁多,群众高兴,市场繁荣。

这一时期,陕西科技也迎来了新的开始。1988年,陕西率先在全国提出“教育奠基、科技兴陕”战略方针,开启了科技事业面向市场化的改革。伴随着“科技兴陕”战略方针的实施,陕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1988年,省政府批准创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1991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首批26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

这一时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斩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红高粱》、荣获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的《老井》……凭借陕西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厚的革命文化以及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优势,陕西作家与“西部影视”在中国文学史和电影史上都谱写了辉煌篇章。

改革开放如同一声惊雷,汇聚起改变中国的力量,催生亿万中国人民大踏步追上时代的激情,一个“万物生辉”的时代迎面而来。

2

-END-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 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ICP100166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