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EN

建立政权恢复经济

来源:2021-07-24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古老的陕西,以崭新的姿态,跨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在中共陕西组织的领导下,全省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创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地探索。

从1950年至1952年,陕西各级人民政权相继建立,完成了城市接管和社会改造,开展了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运动。仅仅用了3年时间,陕西即完成了恢复经济的艰巨任务,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指标全部超过了1949年前的最高水平。

陕西从1953年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到1956年,在陕西,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农业、手工业个体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民族资本主义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从此,陕西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历史新阶段。

随着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陕西在大力开展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于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陕西工业发展迎来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当时,国家将苏联帮助建设的“156项工程”中的24项放到了陕西,数量居全国第二位。这些苏联援建项目涉及机器制造、电力电器、煤炭、金属冶炼、搪瓷、印染、化工、军工等众多工业门类,很多都是陕西从来没有过的。

到1957年“一五”计划结束时,全省有近百个大中型项目建成投产,陕西一跃成为全国工业基地之一。这个时期,西北光学仪器厂、昆仑机械厂等10个苏联援建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在西安灞桥和咸阳形成了两座纺织城,西安西郊成为电工城,陕西的黑腰带——渭北煤田建设突飞猛进,陕西试制成功并投入生产的新工业品达142种,搪瓷制品、油漆、纱布、针织品等工业品的质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从新中国成立到“一五”末,陕西通过加强水利、农业机械、植树造林、良种培育等领域的投资,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1957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1.02亿元,比1952年增长41.1%;粮食总产量达44.4亿公斤,比1952年增长11.7%; 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758.5万余亩,比1952年增加306万亩。

在高等教育领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里,陆续有一批高校迁到陕西或在陕西新建,陕西由此成为全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1952年开始,在全国对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的背景下,西安医学院、西安师范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先后组建。“一五”期间,现在的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在西安南郊拔地而起。全省高等院校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所发展到1957年底的23所。

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的社会主义文艺也蓬勃发展起来。柳青在长安皇甫村用心打磨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创业史》,杜鹏程于1954年出版了长篇小说《保卫延安》,石鲁、赵望云用传统绘画艺术生动表现了人民现实生活和大自然的无限生机。

从1958年开始,直到1978年,陕西人民在探索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其中,从1965年开始、历时10多年的“三线”建设,是陕西在探索中建设社会主义的最大举措。

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陕西工业的实力,改善了工业布局,而且使陕西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到“三线”建设结束时,按当年价格计算,陕西工农业总产值已增加到151.65亿元,比1965年增长1.84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55.6%提高到69.7%,使陕西成为我国内地的一个重要工业基地。

在那个时代,留下了赵梦桃在纺织车间的轻盈身影,留下了务棉能手张秋香挥洒在棉田里的汗水,留下了国测一大队印在荒漠戈壁上的足迹,留下了小麦育种专家赵洪璋倾注在麦田里的心血……对于曾置身其中、参与建设的广大劳动者来说,人生中最为灿烂的时光与最为深刻的记忆,正是在那段激荡岁月中创造与镌刻的。

2

-END-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 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ICP100166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