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1-06-30
琼崖(即海南岛)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南方较早创建的一块革命根据地。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琼崖革命根据地军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经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坚持了长达23年的武装斗争,直至最后胜利,创造了孤岛奋战、红旗不倒的成功范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
海南人民勤劳勇敢,富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近代以来,海南人民为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进行了一系列不屈的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就积极向海南传播革命思想,播撒革命火种。1926年6月,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海口市解放西路竹林里131号秘密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这标志着海南革命斗争在党的领导下正式展开。
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沉痛教训,使共产党人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1927年9月23日,中共琼崖特委响应八七会议关于武装暴动的号召,发动和领导了椰子寨战斗,揭开了海南人民武装总暴动的序幕。11月,琼崖特委在乐会县第四区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确定了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方针。会后,陵水县工农革命军在琼崖工农革命军东路军的驰援下攻占陵水县城,成立了海南第一个苏维埃政权——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接着,琼崖工农革命军东路军继续南征,翌年1月攻占海南重镇三亚。1928年2月,琼崖工农革命军改称琼崖工农红军,共1400余人。至此,以乐会四区为中心的琼崖革命根据地基本形成。
革命形势的发展引起国民党政府极度恐慌,1928年3月,国民党军队对琼崖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围剿”,特委书记王文明率红军余部转移到母瑞山地区坚持斗争。1929年春,琼崖特委抓住国民党军队撤离的有利时机,逐渐恢复和发展革命力量。其间,王文明病逝,冯白驹继任琼崖特委书记。此后,琼崖土地革命进入新高潮,乐会、琼东等6个县建立苏维埃政府,红军发展到2000人,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1932年7月,国民党军又对琼崖根据地实施了第二次“围剿”。“冯白驹带领100多人在母瑞山坚持了8个多月的斗争,保存了特委领导核心,保存了革命的火种。”1933年4月,冯白驹带领仅存的25人突围下山,回到琼文老区,与坚持琼文地下斗争的同志们会合,积极开展游击战争。1936年5月,成立琼崖工农红军游击队司令部,逐渐恢复扩充了革命武装。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琼崖红军游击队于1938年12月改编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14区独立队。1939年2月,日军入侵海南岛,冯白驹领导的琼崖抗日独立队,在琼山县潭口镇英勇阻击登陆的日军,打响了我党领导海南人民抗战的第一枪。随后,独立队创建了琼文抗日游击根据地,3月,独立队扩编为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总队。1940年12月,国民党顽军发动“美合事变”,独立总队坚决反击,多次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反共逆流。1942年至1943年,由于日军向我根据地进行疯狂“蚕食”和“扫荡”,加之国民党顽军的两面夹攻,海南人民抗日战争进入最残酷、最困难的时期。对此,琼崖特委坚决执行“坚持内线,挺出外线”的方针,独立总队(1944年独立总队改称独立纵队)向海南岛西南地区发展,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至抗战胜利,部队发展到7700余人,民兵近1万人,根据地扩大到占全岛1/2的地区,人口100万以上。
解放战争开始后,根据地军民在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下,挫败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清剿”。1947年10月,独立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1948年夏,建成包括白沙、保亭、乐东3县在内的五指山中心根据地。1948年秋至1949年夏,琼崖纵队对国民党军发动三次攻势,解放了全岛大部中小城镇和农村,部队发展到2万余人,民兵8万余人。正当我军节节胜利之际,各路国民党溃兵退到海南岛,兵力骤增到10余万人。为此,琼崖纵队一方面积极组织反“清剿”,一方面全力配合我第四野战军渡海作战的一切准备。1950年3月,在根据地军民的帮助下,第四野战军两个加强营与两个加强团先后分批潜渡海南岛成功,4月中旬,第四野战军15兵团主力登陆成功,在琼崖纵队协同配合下,4月23日胜利解放海口,接着部队挥师追歼逃敌。5月1日,海南全岛获得解放,海南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独特的历史贡献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琼崖革命根据地坚持了23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给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起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琼崖革命根据地军民奋战孤岛,牵制敌人力量,紧密配合了南方各根据地的反“会剿”和反“围剿”斗争。1928年初,琼崖革命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蔡廷锴师兵力有一年多时间,支援了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进剿”的斗争。1930年底到1931年秋,在中央苏区三次反“围剿”斗争期间,琼崖革命根据地军民使国民党海军陆战队三个团被迫困守在海南岛的三个孤立据点,无法过海参加蒋介石发动对中央苏区的三次“围剿”;1932年7月,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时,广东军阀陈济棠也不敢置海南岛不顾而全力进攻中央苏区。这无疑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和其他根据地反“围剿”斗争的有力支援,同时也对打破敌人的进攻起到了战略上互相策应的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琼崖革命根据地对日寇“南进”兵站基地形成威慑。据统计,在6年多的敌后斗争中,根据地军民先后同日伪作战2229次,毙伤日伪军5608人。与此同时,根据地军民营救了盟军的多名飞行员,帮助了大批上海、广州、香港同胞逃离虎口。琼崖敌后革命根据地军民的艰苦斗争,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法西斯东方战场的兵力,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琼崖革命根据地武装力量向国民党残敌全面出击,粉碎了国民党退踞孤岛卷土重来的部署,有力地配合了大军解放海南岛。解放大军之所以能迅速完成渡海作战任务,成功经验有三:一是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二是参加渡海作战的全体指战员的英勇奋战,三是琼崖革命根据地军民的积极配合。这是对琼崖革命根据地军民最大的褒奖。
琼崖革命根据地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时期,作出的贡献、建立的功勋,将与日月同辉,永远彪炳史册。
特色鲜明的革命精神
琼崖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琼崖根据地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过程的写照和产物。琼崖革命精神具有鲜明的海南特色,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孤岛奋战的精神。琼崖革命是在独特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海南岛四面环海,琼崖革命根据地远离大陆和主力部队,不但面临着反革命势力在陆地上的重重封锁,而且还面临着来自海上的重重包围,琼崖人民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依靠自身的力量,独立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才可能得到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因而,在海南岛坚持革命斗争,比其他革命根据地更为困难。琼崖党组织曾两次长期与上级“失联”,在敌人封锁围剿的残酷恶劣环境中,仍然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坚持孤岛奋战,保存革命火种,最终创造了“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
妇女革命的精神。海南妇女在琼崖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海南岛地理环境特殊,海南男性大都会外出谋生,女性除承担全部家务外,还必须承担家庭中的绝大部分户外生产劳动,是家庭生产和生活的支柱。这不仅锻造海南女性能够承受繁重劳动的身体素质,而且培养了她们自立自强、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在革命斗争中,海南女性与男性同胞一样,直接参加一线战斗。例如,1932年反“围剿”斗争中,女子军特务连参加了极为惨烈的马鞍岭战斗,为掩护主力撤退,特务连大部壮烈牺牲。海南“红色娘子军”彰显的坚强革命性,就是琼崖革命精神的生动写照。
民族团结的精神。海南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虽然曾组织了多条统一战线,但几乎所有统一战线中都有两支重要的力量:琼侨(海南华侨)和少数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外琼侨与祖国和家乡同呼吸、共命运,积极支援海南人民的抗日战争。海南少数民族也在党组织的宣传和动员下,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配合或直接参加革命斗争。例如,1943年王国兴带领黎、苗族人民举行了著名的白沙起义;1948年仅白沙、保亭、乐东三县就有2000多名黎、苗族青年参加了琼崖纵队。
实事求是的精神。抗战胜利后,面对新的形势,经过实事求是的分析,冯白驹和琼崖特委认为,琼崖国民党反动当局已经做好了发动内战的准备,封锁了琼州海峡,如果强行北撤很可能会被国民党反动派消灭。冯白驹和琼崖特委决定,一方面向中央说明情况,另一方面坚持进行自卫反击。随后,中央肯定了琼崖特委的决策。全面内战爆发后,为了保存实力,上级要求琼崖纵队全部南撤越南。冯白驹和琼崖特委研究后认为,部队南撤有被敌人消灭的危险,而且会失去革命根据地。经向中央请示报告,毛泽东亲自批示:“你们意见很对。你们应当坚决斗争,……以占领整个海南岛为目标。”
琼崖革命精神作为海南人民革命事业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以其丰厚深刻的内涵底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激励新时代海南全面深化改革的不竭力量源泉。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 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京ICP备10016671号-1